1、合金元素对铸钢性能的影响
固相线和液相线温度越低,结晶温度区越窄,铸造性能越好。 合金元素对铸造性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对Fe-Fe3C相图的影响。 另外,许多元素如Cr、Mo、V、Ti、Al等在钢中形成高熔点碳化物或氧化物,使钢的粘度增大,流动性降低,铸造性能变坏。
2、合金元素对钢塑性加工性能的影响
塑性加工分为热加工和冷加工。 合金元素固溶或形成碳化物(如Cr、Mo、W等),会增加钢的热变形抗力,显着降低热塑性,使其易于锻造和开裂。 一般来说,合金钢的热加工性能比碳钢差很多。
3、合金元素对钢焊接性的影响
合金元素提高钢的淬透性,促进脆性组织(马氏体)的形成,使焊接性恶化。 但钢中含有少量Ti和V,可改善钢的焊接性能。
4、合金元素对钢切削性能的影响
切削性能与钢的硬度密切相关。 适合切削加工的钢材硬度范围为170HB~230HB。 一般来说,合金钢的切削性能比碳钢差。 但适当添加S、P、Pb等元素可以大大提高钢的切削性能。
5、合金元素对钢热处理工艺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工艺性能反映了钢热处理的难易程度和热处理产生缺陷的倾向。 主要包括淬透性、过热敏感性、回火脆化倾向和氧化脱碳倾向等。 合金钢淬透性较高,淬火时可采用较慢的冷却方法,可减少工件的变形和开裂倾向。 添加锰和硅会增加钢的过热敏感性。